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汕头市金平区汕头施孤赛会 汕头在旧社会,社会福利事业多靠各个善堂。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外马路开创同庆善堂;光绪廿一年在新马路创同济善堂;光绪廿五年在外马路创存心善堂;光绪三十一年在延寿街创延寿善堂;民国八年在民族路创诚敬善社;十一年在同济一马路创合敬善社;廿一年在新兴路创慈爱善社;廿三年在西堤路创诚心善社;同年在同济二马路创养莲善社。汕头一共创办了9个善堂。同庆善堂于1890年改为同文学堂,存下8家善堂都为潮汕民众
潮汕民间传统乐器—潮州大锣鼓 铿锵的锣声、激越的鼓点,槌起槌落,鼓声不息。激昂如雷霆,婉转如流水,潮州大锣鼓在强劲和柔美的交织中透着生命的活力,张扬着潮汕人的豪情。 潮州大锣鼓是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潮州、揭阳、汕头、汕尾、丰顺)的传统吹打乐。从清锣鼓形式发展起来。过去,在潮州各地都设有锣鼓馆,在每年游神盛会时演奏,乐器只用四面锣、二副大钹,属清锣鼓形式,俗称“四锣二钹”。 作为广东潮汕地区民间传统音乐
英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舞蹈艺术,也是广东潮汕地区潮阳一带最受欢迎的“广场舞”。 英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舞蹈艺术,也是广东潮汕地区潮阳一带最受欢迎的“广场舞”。-大潮社TV分享潮汕视频! …
潮汕文化——潮汕习俗|汕头渔洲蔡社 汕头市龙湖区渔洲蔡社蔡社位于汕头市区东北部,新津河南岸,西邻陈厝寨,东连打铁洲,北接旦家园,南边是汕头粮仓。属龙湖区鸥汀街道。人口约0.5万,旅外侨胞约0.5万(据本人老辈人说:在新加坡的蔡社后裔比该村的人口还多),为著名侨乡之一。因以蔡姓为主,故名。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汕头市鸥汀街道渔洲片区,几个乡里都会轮流举办赛大猪、民俗游艺活动,庆祝福圣公妈生辰。相传渔州龙乡的福圣公妈庙创建时,是由吴厝、陈厝
潮汕民俗文化|揭阳行彩桥 “行彩桥”民俗主要流行于揭阳榕城。榕城作为原揭阳县治所在地,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由于榕江南北河夹城东流,城中河道纵横交错,有“水上莲花”的美誉,有水必有桥,所以城中桥梁甚多,因而民间便以“行彩桥”的形式开展娱乐活动,寄托祝愿。“行彩桥”活动时间是每年农历的正月初十至十六日。正月初十前是准备阶段,人们斩来榕枝、竹叶、花灯、影灯以及吉祥红联,彩饰附近的桥梁。正月十一日开始行彩桥,第一日称为行头桥,
潮汕《潮历》2025版征稿活动开始啦!一本胶己人的文化日历! 2025《潮历》 征稿活动 即日起至 2024年8月31日 chaoshansc@163.com 征稿详情 2025版《潮历》征稿 《潮历》(2025版)图片征稿 摄影照片、绘画、剪纸、漫画均 …
揭阳东泮村迎神活动-潮图设计; 揭阳东泮村迎神活动,深圳插画师,站酷网,中国设计师互动平台.揭阳东山东泮村每年初九初十都会有盛大的迎神活动,热闹的文化氛围,浓烈的民族气息。也许是因为在城市呆久了,我更爱这个地方。有的吃有得玩,简简单单,热情的人,美丽的小镇,还可以骑着摩托车去兜风,真好。ps:用IPHONE4拍的。
潮汕民俗文化|潮州的两次葬 于潮州西部山区的田东乡,旧时代有一种说法流传织锦:人生能做完三件事,就算“仁至义尽”:头件是替上辈人做“风水”;二是给孩子完婚娶媳妇;三为盖房子建住宅。 做“风水”被列为人生的头等大事。一般人死之后,请风水先生找个地方,一次掩埋就算完事。田东人做“风水”要分二次埋葬,一般为三四年,特殊的要历经60年之久才能做完“风水”。 第一次埋葬称“大葬”或“寄土”。在山上选择好地点挖穴
丝上绣世界,木里雕乾坤——非遗技艺焕发生机 潮绣和潮州木雕是潮州极具代表性的两种传统技艺,也都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1月13日,金羊网记者跟随中新社、中国日报、新华网等央媒以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广播电视台、新快报等省级主要媒体一行探访了潮绣与潮州木雕的展览馆,欣赏精美的潮绣与木雕工艺品,并了解其工艺的发展传承情况。赋予艺术品生命的传统技艺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潮绣是粤绣中的重要派系。潮绣始于唐代,风格形成于明清时期,发源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