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侨批文化就是这么带“感”,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侨批,在潮汕话中是“书信”的意思。侨批,是海外华侨寄给国内亲属家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它是富有情感的金融产品,具有“银信合一”的特征,蕴含着忠义孝悌 …
【潮汕端午节习俗】您都知道哪些?-潮汕历史文化; 【潮汕端午节习俗】您都知道哪些? 大家一定知道,“端午节”的由来,是为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的。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
广东地名故事——揭阳揭西县、揭阳的“地名故事”。 12388 “揭阳”是岭南地区最古老的地名之一,《史记》《汉书》等古籍都有记载。因之唐宋时代那些嗜古的人物都对它极为看重,常常在诗文里用以作为当时潮 …
潮阳印记,潮阳棉城怀旧-潮汕历史文化; 潮阳印记,潮阳棉城怀旧 千年古邑 · 魅力潮阳 海之北 · 潮之南 1976年的南门桥搬运公司码头(吴绍良 摄) 1980年的门仔头(泰安)桥畔(吴绍良 摄) 1980年 …
《科普》清明节除了扫墓,还有不宜搬家、探望亲人等5个小禁忌! 随着官方的开放,许多人从4月起就会安排扫墓活动,作为华人最重要的祭祀节日,还是有些传统禁忌需要避免,想讨个安心的话,就要注意以下的5个小禁忌 …
汕头澄海溪南“敏祖家塾”:百年前风灾中 “番仔楼”安然无恙 番仔楼 潮汕侨宅 夕阳下的敏祖家塾 澄海区溪南镇埭头村距离被称为“通洋总汇”的樟林港不到3公里,从清代开始,埭头村人相继下南洋谋生。据《全粤村情汕头市 …
12个书斋成古村落特别文化印记,清末民初到新乡“起大厝”的华侨不忘办学兴教哺育子弟 民国三十三年(1944)的《广东年鉴》提到:“粤有华侨,喜建造大屋大厦,以夸耀乡里。潮汕此风也甚,惟房屋之规模,较之他地,尤为宏伟。富贵之家,住屋 …
老子英雄儿好汉,这位潮阳籍艺术家之子是中国电影第一位童星 1988年秋天,笔者到北京公干,回来时顺道到上海拜访了当时已是79岁高龄的潮阳籍电影艺术家郑正秋之子郑小秋。想不到翌年,这位中国首位电影童星便驾 …
汕头大光明电影院,犹记排队“看戏尾”-潮汕历史文化; 汕头大光明电影院,犹记排队“看戏尾” 提起位于老市区至平路的大光明电影院,许多上了年纪的汕头人总会津津乐道,因为这里曾是当时有名的标志性文化场所。如 …
潮汕奇特的端午节习俗:游旱龙 吃“鼎翻”-潮汕历史文化; 潮汕奇特的端午节习俗:游旱龙 吃“鼎翻”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潮汕地区“时年八节”中的一大传统节日,俗称“五月节”,民间视为“圣日”。潮汕人过端午节,通常 …
清代潮汕立禁示碑打击黑势力-潮汕历史文化; 清代潮汕立禁示碑打击黑势力 乞丐在潮汕方言中称为“乞食”或“老乞食”,通常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持瓢托钵行乞于门庭街市。乞食有“原生”和“职业”之分,原生乞 …
潮汕的“江姐”!这位红色女特工祖籍潮阳,28岁牺牲于台北 她曾被谢冰莹称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牺牲时年仅28岁。如花的年龄,她忍辱负重深入敌后,死后30多年,家人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在她的遗书中写着这 …
马来西亚这个地方与潮汕渊源多!关于“小潮州”与“番驸马”的故事你听过吗? 近日,汕头和马来西亚柔佛州两地商会首次以“云对接”的形式展开交流,共商后疫情时代电子商务合作新发展,共谋“汕头买侨货,柔佛买汕货”新未来。 马来西亚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