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话|潮汕方言“鹞婆叼鸡囝” 儿时在农村常听大人吩咐,要提防“鹞婆叼鸡囝”。“婆”潮语读作“波5”,就是“姑婆”的“婆”。我好纳闷:为何要提防的是“鹞婆”,而不是“鹞公”?心想“鹞公”比“鹞婆”更凶才对呀!后来大人又说:“鹞婆有母的,也有公的。”于是追问:“既然叫婆,怎么是公的?”大人指着墙角的大竹篓反问:“笚(读卡4)婆是母的?”对呀,笚婆就是装鱼虾的大竹篓,何来公母呢?再后来,我又见到了被称作“蚝婆”,难分公母的大牡蛎。
《科普》端午节竟是最强转运日?做好这3件事下半年招财又聚气! 对于吃货来说,端午节的到来就是可以吃到好吃粽子的季节,实际上端午节除了是纪念屈原之外,这一天也是个开运的绝好时机,觉得自己精神运气低迷的人 …
《科普》5月1日劳动节的由来!而这些国家原来不过劳动节! 很多人可能都不太了解,像是固定的五一假日,虽然知道是“劳工放假日”,但由来还真的不是人人懂,让小编来给大家说说故事,已经什么国家不过五劳动节 …
两位潮剧演员即将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昨 天 央视CCTV-13新闻频道 《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报道 《戏曲名家齐聚一堂 武术节目将再现经典》 发布了202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的彩排画面 其中我们也看 …
潮州话里的潮州文化—从猪槽到暹罗 潮州话有一个流行极广、颇具幽默感的熟语——从暹罗诐到猪槽。意谓话题甚广,滔滔不绝。今天就从它切入谈潮州话里的潮州文化。不过,我想换个顺序:从猪槽到暹罗。也许这样更合乎常人的思维习惯:由近及远,自源到流。 猪槽,主要在农村,是重要的养猪用具。“猪槽”一词,表明潮州人喂猪是投料入槽(不是撒地面);其高频率的使用,反映潮州农村养猪业较重的分量、较高的普遍性。 有点匪夷所思的是,
陶瓷微书赴西班牙展岀引起轰动——皇家艺术家协会特聘王芝文大师为会员 由中国汕头市王芝文陶瓷微书艺术馆主办、西班牙皇家艺术家协会(Reial Cercle Artstic)承办,中欧教育文化交流协会(SEAECE)协办的“王芝文陶瓷微书品鉴会 …
潮汕文化|潮州话的正反对语 潮州母语,包括口语、俚语、俗语、歇后语。它本真质朴,属于草根文化,是中华汉语文化的一个矿藏,有待人们的珍爱与开发。如果你有意收集其正反对语,十分有趣,也很神奇。笔者已捡拾了若干,撷取几则供读者品赏和娱乐。 浊对清,衰对兴,偏邪对正经;内对外,嫁对(母子),相怨对(口皮)破;甜对苦,“安”对(女亩),(不会)生对大肚;俗对雅,咸对(斩食),无粕对有坪;邪对正,戆对定,惰做对力拼;输对赢,坐对行,
“水上英歌”全网出圈!专家建议潮汕英歌跨国联合申遗 (“水上英歌”全网出圈!专家提议潮汕英歌跨国联合申遗) 端午期间,一支英歌舞与现代街舞battle的爆燃MV《魂潮英歌》在网络上掀起热浪,让古老的潮汕英歌文化 …
这位潮商南洋发家后回乡兴建气派私宅,新加坡有条街以他的名字命名 在澄海樟林东里镇,有一座气势恢宏的侨宅,名为“南盛里”。“南盛里”占地80多亩,集潮汕民居特色建筑、设计、石雕、木刻、嵌瓷、泥塑、书法、美术于一体,堪 …
1860年开埠的汕头,为何在当时的西方列强眼中地位超然? 百载商埠汕头,位于韩江西岸,莲花山以东的平原海边,自古就是广东与福建之间的商贸要道之一。汕头港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也是粤东、闽西南 …
潮汕日历 2024潮历 正版视窗杨经纬主编签售版 家己人的文化日历 全新的封面设计全新的内容排版 新鲜的潮汕美图全面的品质提升 2024《潮历》|全新登场啦 2024《潮历》新品 2024《潮历》亮点 2024版《潮历》封面将代表潮汕 …
潮汕文化——潮汕话之方言南北东西话地名 凤凰山乌岽天池 不久前到澄海访友,猛然发现澄海隆都和东里相邻两镇有四个村地名特别有意思:上西、下西、上北、下北——全部由方位语素构成。 汉语地名中方位语素的运用,是地理空间元素在地名内涵中的呈现手段。含方位语素的地名,以某一视点(站位)的方向或特定区域内的方位命制。地名在“东、西、南、北、中、上、下、前、后、内、外、边”等字的使用上,全国各地情形相似。但在潮汕地区,表示方位的字有自己的特点,还
《科普》新年选礼送礼有禁忌!记好“3要3不要”就能皆大欢喜! 还有剩下一段日子就要迎来农历新年,许多人都会在年前准备好礼物送给曾经帮助过自己人,就希望大家能够开心过个好年。不过送礼也有小讲究,不新年送 …
潮汕话|潮州人, 你会说潮州话吗? 本栏9月25日拙文《潮州人,你自信吗?》谈了坚定潮州方言、潮州文化自信的话题,很快就有朋友给我泼冷水说,多少潮州年轻人已经不会讲潮州话了,还谈何“自信”? 这句话,真的是击中潮州方言的痛点。不得不承认,现实中潮州方言境况并不好。潮汕地区好多年轻人已经不爱说潮州话,或者不会说出流利的潮州话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成效十分明显。遗憾的是,出现了全盘否定方言的不良意识和做法,甚至有一些学
潮汕方言|潮州头搭、头踏与搭头仔 头胎生下的儿子,潮人称为“搭头仔”。乍听起来,“搭头”似乎很“土”,其实,它不但不土,而且很“文”。 搭头,是“头搭”的倒装词,而“头搭”亦称“头踏”、“头达”、“头答”,大概从元代开始,就是戏曲、小说中的常用语,专指官员出行时,走在最前面的仪仗,如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 老夫此来不张伞盖,不摆头踏,你知老夫的这意么? 《西游记》第十二回: 来到东华门前,正撞着宰相萧瑀散朝而回,众
潮汕话|潮汕方言——话说“阿勇食曲奇” 来源:潮州日报去年9月7日,我在潮州日报“潮州文化”版上刊发了小文《有趣而古雅的潮州话》,算是本人有关潮州话系列随笔的开篇。文中谈到,潮州话存在变化多端的连读变调现象,还卖了一下关子:“连读变调的规律实在复杂,容今后专文再聊。”8个月过去了,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众所周知,潮州话有8个声调。我们可用下面8个字的读法为例,感受这8个调类:诗(1),死(2),四(3),薛(4),时(5),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