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风俗节日之时年八节

潮汕地区的时年八节        潮汕历史文化悠久,在海外的华侨众多,传统潮汕手工艺也比较发达,民间艺术十分繁荣,因此伴随着八大传统节日潮汕各地及海外潮 …

潮汕风俗之祭祀习俗

每逢有农历节日,潮州人都会在家或祠堂备好祭品祭拜先祖。          潮州人拜“祖公”向来是不能马虎的:请了香炉,点了香油灯,一家之长先持着三炷香向 …

潮汕揭阳婚嫁习俗。

       揭阳旧时婚俗,要经问名、纳吉、纳彩、请期、纳征、迎亲等六道程序,谓之“六礼”;有些地方有女儿出嫁前夜睡草席之俗,相传此俗源自昔年一后母虐待羞 …

潮汕风俗之冬至吃冬至丸

       冬至作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民间有“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的说法。不得不说,不同地区在冬至时节的饮食习惯有所不同。即便饮食习惯不同, …

潮汕风俗之春节风俗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最热闹。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是春节。春节,是农历的元旦,是一年岁月更新的开始。每当年底临近,人们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办年货 …

潮汕潮俗年终谢神习俗

   潮俗是岁首向天公及诸神许愿保佑大吉,年终则隆重谢神, 答谢神恩。    谢神可以是一个乡村约定日子的, 如笔者故乡大长陇乡约定每年十二月初七、初八 …

潮汕风俗之惠来打火醮

       打火醮是广东省惠来县十年一祭的盛大庆典的一项重要议事,旨在祈求神录不让火灾降临,突出的景点是在城隍庙前搭建一座华丽宏伟的醮棚,夜晚亮起千百 …

潮汕风俗节日之戴“帕仔”的习俗

       饶平县的新塘、坪溪,潮安县的凤凰、大山等乡镇山区妇女,历来有戴“帕仔”的习俗。戴“帕仔”,就是取一块一尺见方的蓝色粗布,先将一面摺成两寸过缘, …

潮汕风俗之旧时的理发习俗

旧时潮汕,理发有很多讲究。大概是因为头部为身体之重要部位,身体发肤又受之父母,所以理发有诸多禁忌。 在潮汕地区,婴儿呱呱坠地之后,人生中的第一次理 …

潮汕惠来县的盂兰盆会。

       农历七月为“鬼月”,民间在这个月中大规模拜祭孤魂。即盂兰盆会。七月初一日,开始拜祭,叫开孤门;七月三十日 (或二十九日)拜祭结束,叫关孤门。这 …

潮汕风俗之哭婚风俗

       姑娘出阁的哭婚风俗,并非藏族或台湾高山族等才有,我们汉族也极流行。据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记载,这一风俗各地名称不同,有叫“哭出婚”或“哭 …

潮汕人过年风俗有哪些

       潮汕人一直是个非常传统的民族,潮汕的年俗,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就开始了,腊月二十四,“迎老爷”上天,所谓的老爷,潮汕各地都不尽相同,大多是保 …

揭阳元宵行彩桥

       每年的正月十一,揭阳市区彩桥如虹,行人如潮;花灯似海,夜空若昼。一年一度的“行彩桥”活动在锦饰花灯中拉开帷幕,成千上万的市民在暖意融融的初春 …

潮汕风俗节日之千奇百怪的汕头结婚习俗

  俗话说人生四大喜: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久旱逢甘霖。可见,结婚在中国传统,乃至世界文化中,都是一样意义非凡的事。虽然是结婚,然 …

潮汕风俗之潮阳谷饶“抢鸟饼”

      在潮阳谷饶,流传着正月“抢鸟饼”的风俗,人们以此来祈求富贵添丁、平安吉祥。民间传说学生吃了鸟饼学业有成,老人吃了可以长寿,做生意 …

潮汕分家习俗。

       潮俗分家指的是同一家庭里的兄弟分家,姐妹们是无权参与的。潮人大都聚族而居,家族观念浓厚,一向重视家族血缘关系,以义族为正统,只有男子才有继 …

潮汕风俗之揭阳民俗:正月十一行头桥

  潮汕,古代一段时间也叫潮州,在广东东部地区,与福建毗邻,地理范围包括如今的揭阳、潮州、汕头三个地级市,还包含现在的汕尾、梅州的丰顺等地区,形 …

潮汕六月初六“鬼担西瓜”习俗

     农历六月六,潮汕地区传说是“鬼担西瓜”日子,家家户户门窗插遍用于避鬼辟邪的桃枝柳枝,并早早归家闭户,提前入睡,一派恐怖的气氛弥漫在夜空中。     …

潮汕游神赛会

     游神赛会是潮汕一项隆重的传统民俗活动,一般在农历正月、二月进行。        此段时期,城镇商店刚好送走旧岁,喜逢新春开业;在农村,则是秋收冬种与 …

潮汕风俗节日之五月节潮汕人喜吃栀粽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之形,故曰粽,曰角黍。”潮汕人称“粽”为“粽球”。潮汕话“粽”与“壮”同音,故五月节大家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