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工艺|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

枫溪手拉朱泥壶是潮州一种代代相传的民间茶具,是中国茶具制作主要地区之一。手拉朱泥壶的生产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潮州市陶瓷生产和贸易的中心枫溪及周边地区。 枫溪手拉泥壶当地俗称“土罐”,是潮州工夫茶主要选用的茶具,清代中期以前多仿制宜兴名壶。清初诗人陈恭尹有《咏潮州茶具》诗:“白灶青铛子,潮州来者精。洁宜居近坐,小亦利随行。”光绪间金武祥著《海珠边琐》亦云:“潮州人茗

潮汕工艺|潮汕橄榄菜制作技艺

橄榄菜是潮汕地区咸菜延伸的特色品种,是潮汕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橄榄菜制作技艺在汕头市龙湖区、澄海区及周边村镇的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清嘉庆《澄海县志》记载:“芥菜,也名大菜,本县秋收后田野种植甚多,收获后用盐渍,味道甚美……澄海手巧艺精的妇女利用本地物产橄榄与盐渍芥菜精工煮制成乌橄榄菜,食之开胃消食,助消化。”清代中期,澄海县外砂乡有“乾亨菜廊”、“天盛菜廊”和“顺昌泰菜廊”等作坊,可见橄榄

普宁带着女儿做义工送温暖-潮汕公益!

明天就是冬至了,先祝大家冬至安康,万事如意!今天带着女儿做义工,给贫困家庭送去爱心物资,让他们在寒冬里感到一丝温暖。为弘扬道教:“上善若水,齐同慈 …

潮汕工艺|揭阳酱油酿造技艺

揭阳酱油俗称“揭阳豉油”,是广东潮汕地区久负盛名的传统调味品。揭阳酱油主要产于揭阳市区,行销粤、闽、鄂、桂、琼等省区,在东南亚各国享有盛誉。 揭阳酱油的生产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清道光年间,北洋乡人杨详坤在榕城韩祠南侧开设酱油作坊,以“杨财合”为店号,创制揭阳优质豉油。后杨详坤把杨财合老铺传给三个儿子,1906年由长子杨君泽传给其子杨子良,1936年再由杨子良传给长子杨清仁经营。到20

潮汕抽纱

潮汕抽纱源于潮绣,又名抽绣,俗称白纱。江浙一带称为花边,北京称为挑补绣。抽纱一词,是从英文drawnwork转译过来的,指根据图案设计,用小剪刀在布料上将花纹部分的经纱和纬纱挑断抽出,然后在剩下的稀疏经纬纱上用绣线加以连缀,呈现透空花纹图案而制成的手工艺品。广义的抽纱,指用针具在各种布料上进行刺绣及用纱线编结而成的工艺品。潮安、湘桥、潮阳、揭东、榕城、澄海是潮汕抽纱的著名产地。 早在唐

为何说善堂文化是潮汕文化的组成部分?

饶宗颐先生曾说:“善堂文化是潮汕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提倡‘潮州学’,如果摒弃善堂文化,就有遗珠之憾。”潮汕地区善堂是一种民间自发组织的、同时兼具 …

潮汕工艺|彩画

彩画是潮汕地区传统建筑和家具的主要装饰方式之一,其集当地民间绘画之大成,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流传于揭阳市境内及周边汕头、潮州、汕尾等地,并传播到东南亚的潮人聚居区。揭阳地处亚热带,气温高、湿度大,夏秋季节常有台风影响,年降雨大,白蚁虫害严重。建筑物的木构件易被腐化、虫蛀,当地群众便在上面刷一层灰以作保护,并进行简单的线条描画,后逐渐发展为五彩描绘,形成如今的彩画艺术。 彩画绘制

潮汕手艺|潮汕贝雕画

汕头位于南海之滨,有着十分丰富的海底资源,1957年开始专业生产贝类工艺品,后又发展贝雕画挂屏、座屏及立体摆件等。其中潮阳海门贝雕工艺厂和礐石红光工艺厂创制的贝雕作品蜚声遐迩。 贝雕,是利用海洋中的各种贝壳,经过艺人们的精心雕磨,制成的一种工艺品。贝壳类工艺品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唐代的螺钿镶嵌漆艺久负盛名。用贝蚌螺壳材料拼贴组成工艺画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广东也是全国主要产区之一。

潮汕文化|潮汕工艺

潮汕木雕是工艺美术的佼佼者,说来有趣,在卷帙浩瀚的《辞海》中,要查出“木”雕一词,必须贯以“潮”字方可查到。“潮汕木雕”成为专有名词,可见其艺术性、专访性之强,影响面之广。潮汕木雕在唐宋时已初具规模。至明清而日臻完美,如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潮汕木雕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其形式有圆雕、沉雕、浮雕、多层次的镂空雕,而外形色彩上,可分为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三类。在应用上则大致分

潮汕工艺|揭阳风筝制作技艺

风筝制作技艺在揭阳地区的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据清《揭阳县志》记载:“重阳俗不重登高,士夫好事者或为之,是月儿童多放纸鸢。”相传,清初潮州太学士陈珏的《海丰道中见纸鸢》,即为其路过揭阳时所作,该诗云“客路当重阳,村村见纸鸢。秋空真旷远,平地忽高翩。”如今,揭阳风筝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揭阳市榕城区,并广泛辐射周边揭东、揭西、普宁、惠来等地区。 揭阳风筝制作以竹、纸、绸、色彩、香糊作主要原料,

陆河抗疫英雄归来-潮汕公益

历时一个多月的鏖战 我院4名战士 王雪清、彭冬梅、杨坚明、谢雪花 不辱使命、完成任务、安全撤离、平安归来 此刻,武汉樱花灿烂,陆河梅青茶香 4月3日下午 …

潮汕工艺|榕城盆景技艺

榕城盆景技艺是揭阳市榕城区民间一项特色手工技艺,其分布以榕城区为中心,辐射揭东、揭西等周边县区。据《揭阳县志》记载,自宋代起至清末,揭阳榕城地区都建造了不少颇具规模园林。随着园林艺术的繁荣发展,榕城盆景技艺亦脱胎而生,成为精致、浓缩、富有欣赏性的微型园林艺术。 按材料区分,榕城盆景技艺作品可分为树桩盆景、石桩盆景两大类。树桩盆景主要以树木为主要材料,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

揭阳篾织

篾织是广东揭阳特有的一门传统民间艺术。揭阳起源于20世纪初,兴盛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揭阳民间艺人将“薄苦竹”抽成柔如丝,薄如纸的小篾条,然后以灵巧之手织成各种工艺品,如花篮、竹扇、箩筐等各种造型独特的工艺品,再在上面织上人物、花卉、书法、图案等,可谓巧夺天工。 20世纪初,揭阳月城松山一位叫林仲仁的艺人,首创篾织工艺。林自幼聪颖过人,诗词书法有很深的造诣。在此基础上,又潜

腾讯捐1个亿!助力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12月23日下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指导下,腾讯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干部培训中心(党校)、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

潮汕工艺|潮式朥饼制作技艺

朥饼是潮汕民间的传统糕饼,因其饼皮酥薄脆,亦称“酥皮朥饼”,其中以植物油做饼皮的,又称“素饼”。潮式朥饼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清嘉庆甲戌李书吉、王恒重修《澄海县志》云:“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士庶家以月饼相馈。”光绪甲申周恒重监修《潮阳县志》云:“中秋,制团圆饼,号月饼,晚间玩月以为乐……”这里所说的“团圆饼”,就是民间通称的朥饼。 潮式朥饼制包括制馅、包饼、烤制三大环节。制馅主要分为豆沙、

潮汕手艺|潮阳香稿塑

潮阳香稿塑又称香末塑,是一种捏塑工艺,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原来是在大神香上彩塑龙凤、花鸟、戏曲人物等形象的浮雕,因此而得名。 彩塑龙凤、花鸟、戏出人物的浮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艺人们突破彩大神香的格局范围,吸取了泥塑、纱灯的特点,发展成为有摆件、挂件等品种的捏塑工艺。摆件是精工产品,多由艺人手捏塑制;挂件属一般产品,以模具印制,批量生产。香稿塑工艺品可塑性强,重量轻,且不易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