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风俗307 视频

潮汕正月初一的禁忌与放鞭炮习俗

  正月初一是圣日,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潮州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人人都要说吉利语。这一天,大人忌 …

潮汕风俗之华阳珠珍娘娘信俗

       珠珍娘娘是潮汕地区民间敬仰之神,尤在潮阳河溪镇华阳片区备受崇信。相传珠珍娘娘为玉皇大帝长女,与两个妹妹分别主治天花、麻疹和水痘疹,为百姓祛 …

潮汕风俗之“生死异姓”的奇异风俗

     人们常说:生不改名,坐不改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姓氏,它是人类文化中标志人群血缘系统的“遗传”性符号。同姓一家亲,就是这个缘故。一个人 …

潮汕风俗之潮阳风俗“落三姑“

       潮阳民间“落三姑“。先由妇女或女童,闭目盘坐于厅堂中,面前置竹篮或畚萁,插上馨香,有人手扶篮、萁。然后由主事二人在午觉或暗巷或厕间,作对答词 …

潮汕风俗之潮州习俗之年底祭灶

年尾祭灶神是潮人普遍风俗,有二项主要活动:一是祭灶神,送灶神上天;二是全方位大清洁,俗称“彩囤“。        灶神,传说中的“灶王爷”,潮洲人叫“申面公” …

潮汕风俗之靖海一带祭拜灶神

       农历十二月廿四日,俗谓送神上天言事之日,其风俗活动是祭拜灶神。在潮汕地区,这位灶神叫“申面公”,正确的神名是司命帝君,简称司命公。        《 …

潮汕风俗之澄海地方祭公婆神

     祭公婆神是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种独特的祀奉民俗。公婆神(潮阳县称床脚婆,揭阳县称公婆母)的由来,澄海民间却有这样的传说:“从前有一妇人,丈夫经常 …

潮汕风俗之清明习俗:做粿祭祖先

       明节,潮汕人喜欢做朴籽粿、鼠壳粿、红壳桃粿、酵粿等粿品拜祭祖先,以示慎终追远,不忘先人辛劳。如今虽然很多祭品都已更新换代,但做粿祭拜依旧按 …

潮汕风俗之潮阳谷饶“抢鸟饼”

      在潮阳谷饶,流传着正月“抢鸟饼”的风俗,人们以此来祈求富贵添丁、平安吉祥。民间传说学生吃了鸟饼学业有成,老人吃了可以长寿,做生意 …

普宁果陇庄氏贤祖祠

    庄氏贤祖祠衍庆堂,位于普宁果陇村核心聚落的东北侧田下,该祠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纵深二进,左右有火巷,前配备大阳埕,埕中立有石狮一对、官旗二副 …

潮汕风俗之正月 二月游神风俗

       居住在广东省最东端并与江西、福建交界的潮汕人,至今仍保留着祖国古代中原的民风民俗。其中,潮人岁末“酬神”和年初“游神”,是一项持续时间较长的民 …

潮汕风俗之潮州祭土地神的奇俗

       在潮州,山里人悬吊在梁下的食物,绳子上要加扎一把杉刺,米缸四周围也要加一圈杉兹,以防老鼠偷吃。 山里外婆给刚出世的外孙送食物,篮子要加盖, …

潮汕风俗之南澳县后宅元宵渔灯赛会

南澳县后宅元宵渔灯赛会始于清代,据清同治七年(1868年)“立碑议定两乡神游”碑记载,“窃为该处地方系正月十六日两乡神游必经之处。前有不肖子弟,屡因迓神 …

潮汕风俗之潮州凤凰山畲族招兵节

       招兵节,是畲族纪念祖先的宗教性节日,现仅流行于粤东、粤东北畲族地区。        相传远古时期盘瓠往番邦取番王头时,被番兵追赶,到海边,得到神兵 …

潮汕中元节习俗

       在潮汕人心目中,中元节的隆重仅次于春节和清明。对历史的崇敬之意,对祖先的缅怀之情,在潮汕人质朴的情感中汹涌奔流。人们通过种种特殊的祭拜方式 …

潮汕风俗节日之戴“帕仔”的习俗

       饶平县的新塘、坪溪,潮安县的凤凰、大山等乡镇山区妇女,历来有戴“帕仔”的习俗。戴“帕仔”,就是取一块一尺见方的蓝色粗布,先将一面摺成两寸过缘, …

潮汕风俗之:请新仔(女)婿的讲究

  旧时封建礼教,姻亲关系中有许多繁文缛节,“请新仔婿”便是其中一项。   请新仔婿之前,岳家必先为其做生日。备办了长面、寿酒、猪脚、鸡蛋等礼品,送 …

潮汕风俗之潮阳进宅习俗

  广东潮阳置县于东晋隆安元年(397),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灿烂多姿的地域文化。进宅的习俗,是地域文化中的一株奇葩。    …

潮汕风俗之“头返厝”与“二返厝”

1       潮俗新媳妇回娘家叫“返厝”。有头返厝、二返厝、三返厝的风俗。第一次回娘家叫头返厝。时下二返厝已被简化,三返厝几乎被忽略了。        头返厝有 …

潮汕风俗之正月十六“忌平安”

       每当过完正月十五,小编的妈妈总会在正月十六这一天叮嘱我,不让我出远门,因为在潮汕地区有正月十六“忌平安”民俗。在这一天,有些乡村防范森严,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