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常委建议9月30日定为成人节,而在潮汕,有一种成人礼叫“出花园”! “正衣冠”“净洗手”“拜师长”“击鼓明智”……近年来,一些地方上的集体成人礼引发社会关注。作为自古便有的重要仪式,成人礼代表着少男少女达到成人年龄并从此迈 …
潮汕人的日历《潮历2023版》图片征稿函啦!–大潮社资讯! ta来啦 ta来啦 ta来啦 TEOCHEW 2023版《潮历》 开始编写啦! CALENDAR 提及潮汕 人们会想起不计其数的美食和胜景 想起潮汕人良好的家教和善于经商的才华 想 …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老汕头的味觉记忆 ——汕头自开埠后,美食文化逐步发展,伴随着城市历史,留下了很多味觉记忆,有一些小吃、菜品乃至于经营模式,对后来汕头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请客吃饭这件事 老汕头的菜馆与美食早在清代晚期,汕头埠就陆续出现了一些饮食店,这也是当时汕头商业繁华的见证。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3月汕头《鮀江辑译局日报》就刊登了育善街一品珍酒楼的“告白”(即广告),里面写到:“汕头,商务繁盛之区,巨商贵客来往,足以游
潮汕民俗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木偶戏(揭阳铁枝木偶戏) 铁枝木偶(纸影戏)传入粤东有七百年左右的历史,是潮汕地区戏剧艺术的奇葩。晚清以前,纸影戏叫“竹窗纸影”,以牛皮雕成各种人物形状,彩色装饰,表演时台内置一油灯,台面装一竹框,以透明白纸糊之,以为投影之所,故名“竹窗纸影”。至清末,改影现为形现,即牛皮雕形而为木偶造型,背部及两手穿铁线三条作为操纵,台前改挂绣幕,成木偶戏,普遍仍称纸影戏、皮猴戏或圆身戏。木偶戏从属于地方剧种,当地皆为潮音班。晚清至民国
潮汕人的日历《潮历》2023版开始招商+购买了! 招商热线 潮 汕 站 江树禄 13825852195 潮 物 集 郑 艾 13923990924 潮汕视窗杨经纬 13728628898 订购热线 丁女士 13302433661 许女士 13631110760 孙女士 …
潮汕民俗文化|潮州习俗之“奉财神” 潮汕地区的商家商户,不论生意大小,每年六月二十四日向有奉拜“财神爷”之例俗。谁是“财神爷”?民间的传说是范蠡,据说范蠡在辅越王勾践功成之后,识其只可共患难而不可同欢乐,因而弃官出走,泛舟五湖经商,自号“陶朱公”。他的生意点到必赚,极为兴隆,故名联有“五湖寄迹陶公业”之句,后来人们敬若财神,誉为“财神爷”。传说奉拜“财神爷”,能招财进宝,生意兴隆,于是,这一天的商户“老板”、“头家”们
潮汕习俗:农历六月廿六“土地爷生” 福德老爷,流行于南北各地。由古代社神发展而来。又叫伯公、大伯公、福德正神、土地公公、土地伯公、福德公、土地公,地主爷,土地爷、福德、土公、土地、土伯、土正、社神、社公、社官等,琉球称为土帝君。福德正神,或称土地公,土地公是管理土地之神。汉族民间以其造福乡里,德泽万民,所以尊称为「福德正神」。潮汕地区的人们都称之为福德老爷,“伯公”,或“老伯公”,其庙叫福德庙。 农历六月二十六日,是土地
手绘动画《英歌舞》配音版 潮汕文化预告片 大潮社潮人宣传版块。 手绘动画《英歌舞》配音版 潮汕文化预告片 大潮社潮人宣传版块。 一個人完成的手繪故事動畫,以潮汕文化英歌舞為題材的熱血故事 英歌舞的由来有三种说法, …
《科普》新年选礼送礼有禁忌!记好“3要3不要”就能皆大欢喜! 还有剩下一段日子就要迎来农历新年,许多人都会在年前准备好礼物送给曾经帮助过自己人,就希望大家能够开心过个好年。不过送礼也有小讲究,不新年送 …
潮汕民俗文化|潮州鲤鱼舞 潮州鲤鱼舞源自唐代,从宋代开始流传于民间,至今已形成一套较为固定的表现形式。表演者是5名男子,由12个基本动作组合成不同的表演套数,形象地表现鲤鱼出滩、跃埂、啃泥(降涂)、抢食、穿莲、送鱼、三相、比目、打春、产卵、五相、化龙等动作,把鲤鱼的生活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舞蹈动作刚劲有力,粗犷奔放,具有南派武功的特点。舞蹈用潮州大锣鼓伴奏,更显气势恢宏。因为鲤鱼代表吉祥、喜庆、富裕,所以潮州鲤鱼舞深受人民
潮汕文化|潮剧丑角郭石梅 郭石梅,男,潮剧丑角。汕头市潮阳区陈店镇福潭村人。一九一二年二月生。幼年家贫,1921年卖身老玉梨班为童伶。1930年受聘于中玉春香班,1937年起在老正顺香班当老丑师博,兼演老生。其扮演的主要角色有《程咬金》的程咬金、《李晤直撬水鸡》的李晤直、《秦德避雨》的秦德、《金来清》的太爷、《清宫秘史》的咸丰皇帝、《换偶记》的马大成、《琵琶记》的蔡太公、《柴房会》的李老三等。建国后,积极从事潮剧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