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传统行当 | 摇鼓郎与“移衫移裤”–大潮社TV分享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在潮汕乡镇间,经常有一中年男子,肩挑二木橱摇摇荡荡,手拿拨鼓,一摇一拨,摇鼓发出“口冬”、“口冬”、“口冬”之音,伴随着悠扬铿锵的“移 …
潮汕侨批文化就是这么带“感”,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侨批,在潮汕话中是“书信”的意思。侨批,是海外华侨寄给国内亲属家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它是富有情感的金融产品,具有“银信合一”的特征,蕴含着忠义孝悌 …
潮汕刺绣 自古以来,潮汕姑娘的刺绣手艺就一直受到人们的赞扬,在悠久历史长河的荡涤中,这项手艺沉淀成一种广为人知的刺绣艺术:潮绣. 在我国的刺绣体系中,苏绣、蜀绣、湘绣、粤绣是其传统的四大名绣,潮绣为粤绣中的主要流派。潮绣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誉为刺绣珍品,有多件作品为国家所收藏。 在潮汕民众稳重、热情、勤劳的性格特点相对应,潮绣所表达的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的图案设计注
潮汕功夫茶——品茶 茶禅一体,品茶就是修行。修行的内容很多,不过我认为最关键的只有一点,心静。心静之后自然能得智慧,能够从自己的过往经历中顿悟到人生妙理。只是要做到心静真的很难。 要静,就要与喧嚣俗世隔离,断开所有的纷扰。如今随处可见低头党,手机在手,自觉天下我有,完全割舍不下对手机的眷念。其结果,有人只顾玩手机,掉落到了池塘里。有人开车玩手机,结果酿成车祸。有人过马路时眼睛在手机上,有人吃饭时也舍不得放下手机
潮汕功夫茶——茶乐 工夫茶,以其独特的泡制手法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扬名天下。喝茶,是笔者平生一大嗜好,“宁可食无肉,不可饮无茶”,一杯佳茗,清香四溢,蓬荜生辉,饮之回肠荡气,三日不知肉味,将平凡的生活点缀得其乐融融。 要泡出一壶好茶,茶叶、水质、温度、手法必须配合得恰到好处才成。小时候曾听过这么一个故事:早年有一阔少,爱茶成嗜,对泡茶也颇有考究。泡茶用的水每次都由仆人从指定的山坑里取回,据说用此水泡出的茶特
潮汕功夫茶——茶道 茶道是神圣的,饮茶的时候不要过于散漫,态度上要尽可能端正,饮一次茶,就如同经受了一次洗礼,如同走过了一次修行之旅,会有所感悟,这样的感悟弥足珍贵。 人生需要认真地过,处处仔细,越仔细越能体会到生活的精彩。有位朋友是茶道高手,每次与她一同喝茶,她总会一丝不苟将整个流程做到完美,欣赏她的茶道表演,钦佩于她行云流水的动作,感慨于她端正严谨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正是她真实品格的体现。生活中的她正是这样认
潮汕功夫茶|潮汕老茶脚们,这些“吃茶”暗语你懂吗? 潮汕人不把茶叶叫作"茶叶"而是"茶米",因为茶已经和米一样,成为每天的生活必需品,所以潮汕盛产"老茶脚",就是从小喝茶长大的潮汕人。 作为一枚正宗的老茶脚,总有一些关于"吃茶"的学问是你要知道的: 1、酒满敬人 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容易烫到客人的手
潮汕功夫茶文化-潮图设计 潮汕功夫茶历史悠久。我来自潮州,我们那里每家每户都要喝茶,最出名的就是功夫茶,功夫两字得名于它复杂的冲泡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他对应的名称,比如白鹤沐浴,韩信点兵等。这系列插画我运用了黄色和橘红色的色调,表现茶叶经过沸水冲泡后茶水的颜色。
潮汕历史文化之在汕头特区的土地上,也有一头“开荒牛”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名家志”公众号 解读汕头经济特区“开荒牛”雕塑 辞鼠迎牛,2021年要发扬“三种牛”的精神。 今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茶话会 …
潮汕古俗—书籍设计 传统文化 -潮图设计 从去年想好了自己要好好回归设计,也跟最近创作的作品过程中,很多还是会回到以前的设计中寻找灵感,作品中关注的点跟现在也是一样 ,也就是我自己喜欢的方向,借此机会还是整理出来,希望可以更多的人看到,得到大家的指点,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谢谢,欢迎交流。
潮汕古村寻踪 | 潮阳这个地方固有“牛地”之称,如今…… 潮阳区金灶镇柳岗村位于潮阳区西北32公里处、金灶镇北部,北连新基洋,东接大吴,南至桥陈,西与龙港毗邻。全村人口8950人。村域面积3.8平方公里,全村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