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文化|潮州潮剧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粤东、闽南、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潮剧传统剧目分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文明戏和新编历史剧两大类,有剧目两千多个。传统剧目在潮剧中占据重要地位,有《荔镜记》、《苏六娘》、《刘明珠》等精品剧目;传统折子戏《扫窗会》、《杨令婆辩十本》、《闹钗》汇聚了传统潮剧的精华,被誉为“百花
潮汕工艺|潮州花灯:“灯彩奇葩” 潮州花灯流传于广东省潮州市辖下的广大地区,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明嘉靖丙寅(1566年)潮泉二部校正重刊《班曲荔镜戏文》第一出“观灯”中,“三街六巷好灯棚”的唱词就佐证了当时潮州花灯的繁盛。 潮州花灯从早期的迎神游灯到民间赛灯,逐渐衍变发展为节庆观赏和民间装饰的综合性灯彩艺术。 潮州花灯主要以竹、铅线、丝纸作骨
爱心汇聚?城!海内外乡贤和社会各界情牵汕头踊跃捐助齐心抗疫 送口罩、赠食物、募资金、捐款项……连日来,海内外乡贤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纷纷慷慨解囊支援家乡抗击疫情,一份份爱心汇集成一股股暖流,见证了所 …
印刻时代 |《澄海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版画选》(1978年) 陈传生师兄送我一本在1978年由澄海县革命委员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办公室、澄海县文化馆合编出版的《澄海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版画选》,让我狂喜,没想到40 …
惠州市潮人文化经济促进会第四届理(监)事会就职典礼暨广东潮剧院(惠州)潮剧·潮乐传承中心揭牌仪式圆满礼成 2023年7月7日晚,由惠州市潮人文化经济促进会主办、惠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惠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指导、广东潮剧院和惠州日报社协办的「惠州市潮人文化经济促进会第四
潮汕工艺|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 枫溪手拉朱泥壶是潮州一种代代相传的民间茶具,是中国茶具制作主要地区之一。手拉朱泥壶的生产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潮州市陶瓷生产和贸易的中心枫溪及周边地区。 枫溪手拉泥壶当地俗称“土罐”,是潮州工夫茶主要选用的茶具,清代中期以前多仿制宜兴名壶。清初诗人陈恭尹有《咏潮州茶具》诗:“白灶青铛子,潮州来者精。洁宜居近坐,小亦利随行。”光绪间金武祥著《海珠边琐》亦云:“潮州人茗
【美食】在潮汕,甘草不止是藥物,它還可以酸甜你的一年四季…… 甘草可能在別的地方會只是當成藥物來用,但是在潮汕地區,說去買甘草,其實是去買甘草水果! 走在潮汕街頭,你會看到一大碟一大碟琳琅滿目的甘草水果,五顏 …
潮汕手艺|饶平黄冈纱灯 黄冈纱灯是一种汉族传统手工艺品。湖北省黄冈市元宵挂纱灯历史久远。据《饶平郑氏族谱》记载:“世居漠山(今大澳乡)六世祖清隐公寓南饶,一年元宵到瓮城余氏大祠观灯,被嗤为乡下佬,归而散资助族人迁居瓮城外,后购得叶氏花园废址建大宗祠。年年上元升满棚活灯……”郑氏清隐公是明弘治时人。由此观之,黄冈上元花灯,于明代已盛之。而挂纱灯又十分普遍,凡祠堂、庙宇皆有。所以,制作纱灯,也就成为黄冈一项独特的汉族民间工艺
潮汕民俗文化|潮州的两次葬 于潮州西部山区的田东乡,旧时代有一种说法流传织锦:人生能做完三件事,就算“仁至义尽”:头件是替上辈人做“风水”;二是给孩子完婚娶媳妇;三为盖房子建住宅。 做“风水”被列为人生的头等大事。一般人死之后,请风水先生找个地方,一次掩埋就算完事。田东人做“风水”要分二次埋葬,一般为三四年,特殊的要历经60年之久才能做完“风水”。 第一次埋葬称“大葬”或“寄土”。在山上选择好地点挖穴
广东最难懂方言:潮汕话保留自上古时期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却听不懂你说的方言!”出门在外,有时语言往往会成为一大障碍,一不小心,就变成“鸡同鸭讲”。今天就来个广东地区难懂方言大PK。 潮汕话:是古,不是土 潮州话亦称为潮汕话、潮语,分布于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潮州、揭阳、汕头)及海外以东南亚为主的潮人聚集地。潮汕方言是闽南话的一个支系,使用人数约1000万人左右,加上华
潮汕民俗文化|潮州习俗之“奉财神” 潮汕地区的商家商户,不论生意大小,每年六月二十四日向有奉拜“财神爷”之例俗。谁是“财神爷”?民间的传说是范蠡,据说范蠡在辅越王勾践功成之后,识其只可共患难而不可同欢乐,因而弃官出走,泛舟五湖经商,自号“陶朱公”。他的生意点到必赚,极为兴隆,故名联有“五湖寄迹陶公业”之句,后来人们敬若财神,誉为“财神爷”。传说奉拜“财神爷”,能招财进宝,生意兴隆,于是,这一天的商户“老板”、“头家”们
潮汕话|潮汕方言——话说“阿勇食曲奇” 来源:潮州日报去年9月7日,我在潮州日报“潮州文化”版上刊发了小文《有趣而古雅的潮州话》,算是本人有关潮州话系列随笔的开篇。文中谈到,潮州话存在变化多端的连读变调现象,还卖了一下关子:“连读变调的规律实在复杂,容今后专文再聊。”8个月过去了,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众所周知,潮州话有8个声调。我们可用下面8个字的读法为例,感受这8个调类:诗(1),死(2),四(3),薛(4),时(5),是(6)
泰国公主手绘兔年邮票和贺卡,她到访中国49次,对潮汕文化十分喜爱 2023年1月23日,泰国Phufa官方脸书页面公布了泰国诗琳通公主的新年吉祥画:一只绿色的兔子与一只小狗共同赏月,同时公主亲笔写上:“玉兔呈祥,诗琳 …
潮汕手艺|惠来贝雕 以贝壳为原料,根据人物、动物、花鸟等图案对贝壳进行雕刻、磨成各种形状和光泽,再将贝壳分图分部位进行粘贴,一幅具有海洋气息的工艺美术品展现于眼前。这就是贝雕画。贝雕画是海的绮丽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具有贝壳的自然美、雕塑的技法美和国画的格调美,色彩绚丽,风格独特。揭阳市的惠来贝雕去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来贝雕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新兴发展的工艺美术产业(1957年已有贝壳粘制
潮汕工艺|潮汕橄榄菜制作技艺 橄榄菜是潮汕地区咸菜延伸的特色品种,是潮汕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橄榄菜制作技艺在汕头市龙湖区、澄海区及周边村镇的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清嘉庆《澄海县志》记载:“芥菜,也名大菜,本县秋收后田野种植甚多,收获后用盐渍,味道甚美……澄海手巧艺精的妇女利用本地物产橄榄与盐渍芥菜精工煮制成乌橄榄菜,食之开胃消食,助消化。”清代中期,澄海县外砂乡有“乾亨菜廊”、“天盛菜廊”和“顺昌泰菜廊”等作坊,可见橄榄
潮汕文化——潮州歌册《龙井渡头》 歌册不能仅是“家族记忆”杨佩华给汕头大学学生说唱潮州歌册《龙井渡头》。 歌册潮韵,联结了四代人“广东管落潮州城,潮州各县各有名,别县事情不必唱,单唱海阳乞人听……”20世纪50年代的汕头市华坞村,每到太阳西沉之时,一位歌声优美的老妇人便会在自家院子里唱起潮州歌册中的名曲。 歌声传入邻居的耳中,又口口相传,不到半小时,院子便被闻歌而至的村民们挤满了。围坐的村民们时而安静聆听,时而跟着老妇人浅声哼
潮汕民俗文化|惠来县高跷虎狮 惠来县东陇镇寄陇村的高跷虎狮舞,是有着300年历史的传统舞蹈,该舞以猫科动物狮虎兽的原型而得名。由于当地习惯把狮虎兽读虎狮,且是踩着高跷而起舞的,因而称为“高跷虎狮”。传说中,狮虎兽能驱魔降邪。因此每当新春佳节,当地民众便跳起此舞,祈望新的一年合社吉祥平安。另者,为营造浓烈的氛围,该舞充实了武术表演。两者合一,既有威猛、滑稽、憨态可笔的狮虎舞,又有刚劲有力的武术博击;既有2米高的舞蹈造型,又有围成
潮汕文化|潮州话的正反对语 潮州母语,包括口语、俚语、俗语、歇后语。它本真质朴,属于草根文化,是中华汉语文化的一个矿藏,有待人们的珍爱与开发。如果你有意收集其正反对语,十分有趣,也很神奇。笔者已捡拾了若干,撷取几则供读者品赏和娱乐。 浊对清,衰对兴,偏邪对正经;内对外,嫁对(母子),相怨对(口皮)破;甜对苦,“安”对(女亩),(不会)生对大肚;俗对雅,咸对(斩食),无粕对有坪;邪对正,戆对定,惰做对力拼;输对赢,坐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