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汕-普宁市麒麟镇-独特的潮汕文化“英歌舞”月屿和顺兴英歌队! 现今英歌舞流行于潮汕南部的普宁、潮阳、惠来及陆丰等地,其为汉族民间广场最具代表性情绪舞蹈之一。所谓北有秧歌,南有英歌,上世纪70年代末《人民日报》更撰文“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英歌的源流可溯到明初甚至更早。
千年城里挖出千年桥!潮州发掘北宋太平桥遗址,将局部展示利用 藏于地下多年的千年古桥在千年古城里重见天日,不日将与民众见面。4月18日,在潮州古城太平路与上水门街交界路口,工人们正在围蔽的施工现场里清理宋代石桥 …
潮学 | 潮汕话为什么“好恶学”?一字多音“惹的祸”! 前面谈了潮汕话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文白异读。从所举的例子中,你应该知道,文白异读不是简单的一对一,也就是简单的声母与声母的不同、韵母与韵母的不 …
汕头彬园 民国别墅承载特定历史-潮汕历史文化; 汕头彬园 民国别墅承载特定历史 彬园专班工作人员在商讨布展工作 彬园A楼 彬园B楼 彬园 前 言 彬园,公园路26号,是民国时期澄海岭亭人陈少文的私宅。 …
动漫《少年饶宗颐》如何创作?教授:精品太少-潮汕历史文化; 动漫《少年饶宗颐》如何创作?教授:精品太少 “天顶一粒星,地下开书斋……”在刚刚落幕的2017南国书香节暨第十一届“书香潮州”全民读书节上,公益动漫《少年饶 …
在潮汕话里,老爹不是爸爸,阿娘亦非妈妈? 潮汕的孩子们,从睡在摇篮里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听“拥啊拥,拥金 gong6,金gong6做老爹,阿七阿八(或作:阿文阿武)来担靴……”的潮语摇篮曲。 我们虽然知道“ …
潮汕文化之京都帝王府,潮汕百姓家——潮州象埔寨。 象埔寨位于潮州市古巷镇,始建于宋代,总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寨宽162.4米,深154.4米。寨为方形,呈中轴对称和规整方正的布局,建筑格局规范严谨。 象埔 …
潮汕风俗之揭阳埔田外婆外孙满月,要按这样的习俗办外孙,你知道么? 揭阳林先生的儿子满月,埔田外婆家置办的满月礼物让人大开眼界,除了常见的孩子衣物饰品外,还有婴儿车婴儿床婴儿汽车座椅,而让人感觉最有特色的却 …
潮人美食城,属于自家人的美食城等你来品鉴!! 铭记2020年的不容易,2021年再出发,在新年的第一天,位于潮州古城区的潮人美食城正式开业,喜迎八方宾客。 同时也标志着潮州美食文化展示中心和潮州潮菜文 …
创村历史多在600至800年,少数达千年以上 潮汕古村落从何而来 潮汕古村落创村先民大都非官即贵,即便因避乱而来,也有不寻常的身份背景。他们带来了管理地方和农耕渔业等先进经验,将闽文化融入潮汕大地,经过一代又一 …
潮汕工艺|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 枫溪手拉朱泥壶是潮州一种代代相传的民间茶具,是中国茶具制作主要地区之一。手拉朱泥壶的生产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潮州市陶瓷生产和贸易的中心枫溪及周边地区。 枫溪手拉泥壶当地俗称“土罐”,是潮州工夫茶主要选用的茶具,清代中期以前多仿制宜兴名壶。清初诗人陈恭尹有《咏潮州茶具》诗:“白灶青铛子,潮州来者精。洁宜居近坐,小亦利随行。”光绪间金武祥著《海珠边琐》亦云:“潮州人茗
潮汕工艺|潮汕橄榄菜制作技艺 橄榄菜是潮汕地区咸菜延伸的特色品种,是潮汕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橄榄菜制作技艺在汕头市龙湖区、澄海区及周边村镇的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清嘉庆《澄海县志》记载:“芥菜,也名大菜,本县秋收后田野种植甚多,收获后用盐渍,味道甚美……澄海手巧艺精的妇女利用本地物产橄榄与盐渍芥菜精工煮制成乌橄榄菜,食之开胃消食,助消化。”清代中期,澄海县外砂乡有“乾亨菜廊”、“天盛菜廊”和“顺昌泰菜廊”等作坊,可见橄榄